2019.05.12 【二格山】O型(【猴山岳前峰】、【猴山岳】、【阿柔洋山】、【二格山】、【南邦寮山】))


這是【猴山岳前峰】的攀繩段。

這是【猴山岳前峰】視野。
下:【猴山岳】基點附近「雙葉蕨」聚落。
今天的路線包含兩段稜線:【猴山岳】稜線、【二格山】稜線,「雙葉蕨」聚落最茂盛是在【猴山岳】稜線末端的【阿柔洋山】前500m海拔無名小山頭。
以「雙葉蕨」聚落的量來說,500m海拔無名小山頭>【猴山岳】稜線>【二格山】稜線。

【二格山】、小百岳編號17,海拔:678m,位置在石碇、貓空、新店之間。

  1. 【二格山】、小百岳編號17,海拔:678m。
  2. 路線說明:2019.05.12 【二格山】O型
  3. FB:【好野遊 賞台灣
  4. 植物遊記:【二格山】植物
  5. 相簿:2019.05.12 【二格山】O型
  6. 雙葉蕨相簿:【孓遺彙整】雙葉蕨
  7. 遊記:2019.05.12【二格山】O型
  8. 遊記:2016.10.31 【二格山】系:筆架連峰

這次臨時起意的行程,是趁梅雨季節當中一天好天氣來探探【猴山岳】、【二格山】這一條稜線上的「雙葉蕨」,路線【二格山】O型:
【猴山岳前峰】、【猴山岳】、【阿柔洋山】、【二格山】、【南邦寮山】。
從指南宮啟登,依序沿著【猴山岳前峰】、【猴山岳】、【阿柔洋山】、【二格山】、【南邦寮山】稜線,最後從古道下切到草湳,總長9.46km,這長度幾乎沒有柏油路面,很扎實的稜線路。
想走【猴山岳】-【二格山】主要目的就是探索「雙葉蕨」,探索的方向,主要有三個:
1、紀錄分佈(這記錄很不嚴謹,因為只能在步道上看,無法看到山坡上的聚落分佈。)
2、記錄聚落方向(這次探索結果否定自己之前幾次的假設,還蠻開心的。)
3、觀察「雙葉蕨」裂葉的模式型態。

原本想從政大一路走上【猴山岳】,過草湳到【二格山】,再到【六分山】從貓空的〖樟湖步道〗回到政大。
結果一開始在【猴山岳前峰】、【猴山岳】、【阿柔洋山】這段稜線上,為了好好細看「雙葉蕨」,花了太多時間,到【二格山】都已經下午兩三點,只能從【南邦寮山】轉往草湳橋下山。
如果真的要走一大圈O型,就需要很早出發,並且放棄觀察「雙葉蕨」聚落,這有違我爬山初衷,還是慢走多花點時間和沿路這些小居民相處,比較有郊山樂趣。
【遊記本文】

「2019.05.12【猴山岳】、【阿柔洋山】、【二格山】、【南邦寮山】」


如前面所言,計畫去【猴山岳】、【二格山】探索雙葉蕨,已經是好一陣子,只是一直沒有很積極的去進行,一方面五月工作導致時間零碎,一方面今年的梅雨一陣又一陣,似乎沒有想要休息的味道,猴山岳】、【二格山】探索計畫也就擱置了好幾個月。

A、「指南宮」-【猴山岳前峰】登山口(藍色+綠色+灰紫色,三段路線):
因為「指南宮」是在指南路三段,而【猴山岳前峰】登山口在新光路二段74巷,所以中間需要繞點路,從指南後山步道走到新光路二段74巷。

A-1、「指南宮」(藍色路段),距離:起點、高度:267m。
A-2、叉路01,距離:0.1km、高度:276m。
A-3、叉路02(指南宮後山叉路、綠色路段),距離:0.2km、高度:305m。
A-4、叉路03(猴山岳土雞城叉路、新光路二段74、灰紫色路段),距離:0.7km、高度:375m。
A-5、叉路04(登山口叉路、新光路二段74巷),距離:1.0km、高度:378m。
A-6、【猴山岳前峰】登山口,距離:1.01km、高度:380m。

A-1、「指南宮」(藍色路段),距離:起點、高度:267m。
「指南宮」

這次行程其實有點臨時起意,連續下雨好幾天,打亂想要走走的情緒和計畫,臨時出現個工作空檔,加上天氣突然放晴,轉念何不去【猴山岳】走走探索一下臉書所見的【猴山岳】雙葉蕨聚落。
一開始盤算從政大出發走到指南宮,公車經過動物園時,臨時動念想坐久違的貓纜,沒有想到貓纜九點才開始(太久沒有坐貓纜,生疏了),讓整個出發時間大延誤,指南宮出發時,已經是09:30。

A-2、叉路01,距離:0.1km、高度:276m。
「入口」

【猴山岳前峰】登山口在新光路三段74巷,並不在指南路三段這裡,所以要先翻過指南路左邊這小山脈,到山脈左邊新光路三段74巷的登山口。
指南宮往草湳方向前進100m,就可以看到左邊這階梯,從這階梯走一小段稜線,就可以到新光路三段74巷的猴山岳土雞城,【猴山岳前峰】登山口就在那附近。

A-3、叉路02(指南宮後山叉路、綠色路段),距離:0.2km、高度:305m。
【指南宮後山】叉路

這叉路左邊是【指南宮後山】,右前方是猴山岳土雞城,登山口在那附近,照片背後是指南宮。
所以若是從【指南宮後山】也是可以走到這叉路,再到【猴山岳前峰】登山口。

〖斐豹蛺蝶〗雌蝶

一度以為這是樺斑蝶,不過,查了一下外翅紋路,這應該是「斐豹蛺蝶」(又叫:黑端豹斑蝶 Argyreus hyperbius),上翅尖端有白紋,應該是雌蝶。
這隻蝴蝶算是不太怕人接近,用廣角鏡頭緩慢接近到這樣的短距離,都還沒有嚇走它。
爬郊山的時候,習慣帶12mm這顆輕便的廣角鏡頭,來減少攜帶的重量和體積,缺點就是很難去拍攝郊山這群翩翩飛舞的美麗蝴蝶。
這顆12mm廣角鏡頭能夠拍到的蝴蝶通常是不太怕人,反應遲鈍的品種。
雖然郊山路徑上,也很容易遇到像鳳蝶那種神經質、警覺性高的蝴蝶品種,但是一接近,就立刻被我驚嚇而非走,幾乎都無法拍到鳳蝶類的蝴蝶。
Olympus這顆12mm廣角鏡頭,除了輕巧的優點之外,還有兩個優點,就是:最近對焦距離短、光圈夠大(f2.0)。
所以,若是碰到這種不太怕人的蝴蝶,只要壓低身體高度,緩慢地接近,幾乎都可以接近到最近對焦距離來拍攝。
不過,這隻似乎在警覺了。
不知道這是不是同一隻?忙著停留在鬼針草花吸食花蜜,已經不太想理我,
這樣斜側角度,外翅上的眼圈好明顯。

往猴山岳土雞城這小段稜線都是石板路,下雨過幾天,這段石板滿滿潮濕青苔,還好今天穿雨鞋。

A-4、叉路03(猴山岳土雞城叉路、新光路二段74巷、灰紫色路段),距離:0.7km、高度:375m。

「猴山岳土雞城」

稜線路大約600公尺左右就到了猴山岳土雞城(距離起點700公尺),前面這柏油路就是新光路二段74巷,等下要左轉到【猴山岳前峰】登山口。
下面的照片是站在新光路二段74巷路上回看剛剛的稜線路出口,等下往這張照片的右方前進。


A-5、叉路04(登山口叉路、新光路二段74巷),距離:1.0km、高度:378m。

新光路二段74巷往前行約300公尺,就會右邊看到這小叉路,【猴山岳前峰】登山口就在這叉路裡面,這裏沒有明顯路標,容易錯過,要特別注意。

【猴山岳前峰】登山口

A-6、【猴山岳前峰】登山口,距離:1.01km、高度:380m。

右轉進入叉路幾公尺,左邊就會看到這【猴山岳前峰】登山口,也是沒有明顯指示路標。

B、〖猴山岳山脈〗:(綠色+橘色兩段路線)
【猴山岳前峰】、【猴山岳】、草湳鞍部、500m無名山頭、【阿柔洋山】、綠豆湯鞍部。
〖猴山岳山脈〗前段(綠色路線)從新光路二段74巷登山口起登,很快就上【猴山岳前峰】,過了【猴山岳】、草湳鞍部、【阿柔洋山】,就會到達「阿柔洋產業道路」進入〖猴山岳山脈〗後段(橘色路線),一直到「綠豆湯鞍部」。

B-1、叉路05(綠色路段),距離:1.1km、高度:377m。
B-2、【猴山岳前峰】,距離:2.2km、高度:482m。(這段軌跡亂飄,實際沒有這樣長)
B-3、【猴山岳】,距離:2.6km、高度:537m。
B-4、「草湳鞍部」,距離:3.6km、高度:498m。
B-5、叉路06(JenniferRoad叉路),距離:4.1km、高度:495m。
B-6、「500m無名山頭」,距離:4.4km、高度:498m。
B-7、叉路08,距離:4.6km、高度:482m。
B-8、【阿柔洋山】,距離:4.7km、高度:477m。
B-9、 叉路09(「阿柔洋產業道路」叉路、橘色路段),距離:4.9km、高度:478m。
B-10、叉路11(「草湳」叉路),距離:5.8km、高度:552m。
B-11、「綠豆湯鞍部」,距離:5.9km、高度:569m。

B-1、叉路05(綠色路段),距離:1.1km、高度:377m。


「哈哼花」(俗稱「抱壁蟑螂」)

第一次遇到「哈哼花」是在菁桐古道前的菁桐街上,這時節剛好是花季,發現葉子也蠻好辨認的。




到【猴山岳】,幾乎大家都會拍這段攀繩段,其實這段是【猴山岳前峰】下近80度的陡升,要從指南宮到【猴山岳前峰】,才會遇到這一段攀繩,從草湳鞍部過來,就不會遇到。
方向順序大約是:指南宮-【猴山岳前峰】-【猴山岳】-草湳鞍部。
【猴山岳前峰】基點腹地蠻大的,視野也不錯,【猴山岳】反而是很平緩的稜線,基點腹地小,也沒有視野。


反方向看剛剛的攀繩。


【猴山岳前峰】下方攀繩段就開始出現「雙葉蕨」,這區小聚落應該最早看到的。


【猴山岳前峰】基點前大概有兩段比較陡峭一點的,這是第二段,通過這段,就是【猴山岳前峰】。



【猴山岳前峰】基點

B-2、【猴山岳前峰】,距離:2.2km、高度:482m。(這段軌跡亂飄,實際距離沒有這樣長)
【猴山岳前峰】基點

這是【猴山岳前峰】基點,腹地頗大,視野也非常棒。
本來以為大雨過後的好天氣,只會有我一人,沒有想到一路上遇到不少隊伍,【猴山岳前峰】這裡真的還蠻熱門的。

【猴山岳前峰】基點的視野,這方向應該是從深坑往信義區方向看過去。


這叉路,左邊是前面叉路05往左,在山腰繞過【猴山岳前峰】接到這裡,也就是避開【猴山岳前峰】的陡峭段,這裏往右:【猴山岳】。


花朵是杜鵑「守城山滿紅」,背後的葉子應該是「鵝掌柴」。



【猴山岳】基點

B-3、【猴山岳】,距離:2.6km、高度:537m。
【猴山岳】基點

這是【猴山岳】基點,腹地小,完全沒有視野。

〖琉球紫蛺蝶〗

〖琉球紫蛺蝶〗(Hypolimnas bolina又叫:幻蛺蝶、幻紫斑蝶)蛺蝶科、幻蛺蝶屬
這隻可能是雌蝶,因為顏色比較暗沈,那幾條白色橫紋比較淡。
雄蝶上下內翅裡面會各有一塊非常鮮艷的紫斑,若有機會拍到,就比較容易確定。
昆蟲動物界通常是雄性的顏色比較鮮豔多彩,雌性多半低調灰沉。

聽說「琉球紫蛺蝶」幼蟲是吃地瓜葉的,我養了好久的地瓜葉,一隻琉球紫蛺蝶也沒有出現過?就連甘藷天蛾也沒有出現過~泣


這是【猴山岳】 稜線上的「雙葉蕨」聚落。



這張反面拍下的葉脈好清楚,很適合觀察葉脈。

前面提到這次走【猴山岳】-【二格山】主要目的就是探索「雙葉蕨」,而探索方向主要有三個:
1、紀錄分佈(這記錄很不嚴謹,因為只能在步道上看,無法看到山坡上的聚落分佈。)
2、記錄聚落方向(這次探索結果否定自己之前幾次的假設,還蠻開心的。)
3、觀察「雙葉蕨」裂葉的模式型態。
因此一路上,只要有「雙葉蕨」就一定要停下來拍照記錄位置,方便回去貼到軌跡上。
遇到完整「雙葉蕨」葉脈,正反面都要細細拍照,來看葉脈和裂葉的關係。

結果在【阿柔洋山】前,就花了三個小時,差點要放棄去【二格山】(原本以為一個多小時就會走完,也讓相機電力快速消耗)。


雙北的預算果然算是比較多一點,雙北郊山步道上安置不少這樣的座標樁,方便漫步其間的山友定位。
雙北定位樁似乎比較常用TW67這套系統,而不是比較新的TW97系統。
TW67這數字和Google Map上的座標是不一樣的,在Google地圖輸入這兩串數字會找不到地方。

上河地圖提供一個網路轉換程式:【台灣澎湖地區座標轉換程式
在這程式有兩欄:
上方「原始座標 source」欄位,第一行CRS選擇「二度分帶 TW67 TM2台灣」
第二行空欄裡面,輸入看到的TW67座標,例如這照片的「309787,2763525」(中間要有小寫逗號)
下方「轉換座標 Deat」欄位,
第一行CRS,可以選擇WGS84,然後按「轉換」,就會得到一般常看到的座標數字,按「定位」,就可以在下方看到這數字對應的Goole地圖位置。

至於「TW67」到底是什麼樣的座標系統,可以看上河這一篇【大地座標系統漫談】:
看完之後,就算看得懂,換算還是很麻煩,用上述的程式將TW67換算WGS84座標,還是方便許多。

這定位樁上的X:310289、Y::2763271,跟上面的定位樁比較X數字變大,表示向東移動,Y數字變小,表示往南移動。


這幾片「雙葉蕨」葉子長得非常健康,面積非常大片,只有邊緣微微捲曲,像是倒扣的大圓盤。

「插天山羊耳蒜」(黃花羊耳蒜)

往前沒多久,在路徑旁樹蔭下,看到這一小串「插天山羊耳蒜」黃綠色花朵。
對台灣原生蘭還是很陌生,雖然羊耳蒜、根節蘭、軟葉蘭算是郊山中級山常見的台灣原生蘭種類,不過,不太會辨認,尤其不開花的時候,都覺得羊耳蒜、根節蘭、軟葉蘭這幾種的葉子好像啊。
乍看這「插天山羊耳蒜」的葉子,以為是某種「根節蘭」。
這花型只有下瓣有花瓣的樣子,其他三根花瓣像是三根柱子。
一開始還以為這花的花瓣被大雨打落,經由社團厲害的前輩點醒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是它原本的樣子。




草湳鞍部
B-4、「草湳鞍部」,距離:3.6km、高度:498m。

這十字鞍部,右邊:草湳橋,左邊是往〖茶山古道〗上的林家草厝,往前:【阿柔洋山】,背後:【猴山岳】。
要往【二格山】,其實往前方的【阿柔洋山】,或是右邊先下草湳橋,都會有路徑通往【二格山】,一般都是往前方的【阿柔洋山】,再轉往【二格山】稜線。
從深坑炮子崙到貓空草湳之間的越嶺道,就是從左邊的〖茶山古道〗到右邊的草湳。
一般來說,越嶺道通常選直切到鞍部,再直切下山,雖然在十字鞍部左右兩側都會比較陡峭,不過,總比直切山頭來得緩和一點。




〖單帶蛺蝶〗雄性(又名:小單帶蛺蝶)

〖單帶蛺蝶〗雄性。
〖單帶蛺蝶〗也是郊山非常常見的蝴蝶,春夏秋三個季節,在郊山走動很容易遇到〖單帶蛺蝶〗,雄的雌的都很容易遇到(雌性是兩條白色環帶),而且也不太怕人,記得這是最早在爬山活動中拍到的蝴蝶。
側邊的外翅紋路其實比較偏向灰褐色帶有些許橘色,只是逆光下,感覺像是黑色底。
這隻〖單帶蛺蝶〗翅膀邊緣的斑駁形狀應該是損傷,網路上的資料照片都是比較平滑的。










B-5、叉路06(JenniferRoad叉路),距離:4.1km、高度:495m。


「刺花懸鉤子」

乍看這有點點像「大屯尖葉簇」,不過,兩個明顯特徵,很容易看到差異,一個是葉子是互生,不是「大屯尖葉簇」對生,第二個是莖上有刺,「大屯尖葉簇」莖無刺。

互生、莖有刺,這是「懸鉤子屬」的明顯特徵,品種名稱進一步查,應該是「刺花懸鉤子」。


從草南鞍部前行,很快就會遇到這叉路,離線地圖上沒有這叉路,等下往左往【阿柔洋山】。


在這【阿柔洋山】叉路和【阿柔洋山】基點之間,還有一個海拔500m的無名小山頭。
雖然這無名小山頭有明顯的高點,海拔高度也比【阿柔洋山】基點高一些,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並沒有被命名?
這段路還是屬於【猴山岳】稜線,本來以為【猴山岳】附近的「雙葉蕨」聚落已經很茂盛,出乎意料的是這500m無名小山頭反而是這次路線(【猴山岳】、【二格山】兩段稜線)當中,「雙葉蕨」聚落最大量和密度高的區域。
500m無名小山頭前後都有許多這樣大片「雙葉蕨」聚落,這聚落規模和【耳空龜山】的「雙葉蕨」聚落差不多,所以特別提到這500m無名小山頭。

500m無名小山頭前後幾片山坡都有許多這樣大片「雙葉蕨」聚落,這聚落規模和【耳空龜山】的「雙葉蕨」聚落差不多。





500m無名小山頭前的小攀繩,500m無名小山頭就是這攀繩上去的大岩塊。


在攀繩旁岩石淺土上,可以看到幼小「雙葉蕨」,細細的葉脈從土裡長出來,並不是有強壯根系緊緊抓住岩塊。
猜測「雙葉蕨」只需要淺土就可以發芽成長,但是沒有厲害根系可以攀附岩石,所以赤裸岩壁上無法好好長出「雙葉蕨」。



〖500m無名小山頭〗

B-6、「500m無名山頭」,距離:4.4km、高度:498m。

〖500m無名小山頭〗只是一塊大岩石,旁邊山坡滿滿都是「雙葉蕨」聚落。
以「雙葉蕨」聚落的量來說,500m海拔無名小山頭>【猴山岳】稜線>【二格山】稜線。


〖500m無名小山頭〗的視野,這方向應該是深坑。



在〖500m無名小山頭〗旁,可以看到幼小「雙葉蕨」。
上面這張可以看到,如同大部分蕨類一樣,「雙葉蕨」沒有主莖,「雙葉蕨」直接從土裡長出葉脈,一根葉脈生出一片兩裂,像是張開雙手的裂葉。
一直很喜歡「雙葉蕨」幼小紅潤的臉龐。




「雙葉蕨」聚落小徑






【阿柔洋山】叉路
B-7、叉路08,距離:4.6km、高度:482m。

【阿柔洋山】叉路二
在這叉路,右邊貨櫃旁的小路,就可以看到「阿柔洋產業道路」出口,出口對面就是往【二格山】【筆架山】稜線步道。
這次我先往左到【阿柔洋山】(離叉路大約不到50m),再退回到這叉路出「阿柔洋產業道路」,到對面進【二格山】稜線步道。
(下圖就是貨櫃右邊路徑,大約20m就出「阿柔洋產業道路」,肉眼可見)


【阿柔洋山】
B-8、【阿柔洋山】,距離:4.7km、高度:477m。

【阿柔洋山】是個沒有視野的小山頭,海拔高度也沒有前面無名小山頭高,不太知道為何會有基點?
來這裡是確定一下,這裡也有「雙葉蕨」聚落(「雙葉蕨」聚落要比500m無名小山頭稀落許多)。


「阿柔洋產業道路」叉路
B-9、 叉路09(「阿柔洋產業道路」叉路、橘色路段),距離:4.9km、高度:478m。

「阿柔洋產業道路」叉路
如果在【阿柔洋山】繼續往前,會在「南天宮」旁出「阿柔洋產業道路」,不過還是要繞路回到貨櫃小路,才會接往【二格山】,所以又退回貨櫃叉路,出「阿柔洋產業道路」。

照片左邊入口就是通往【二格山】(會先到「綠豆湯鞍部」,再走上【二格山】)「阿柔洋產業道路」。
照片右邊就是剛剛【阿柔洋山】貨櫃叉路出口,前方是貓空草湳橋,後方是深坑。

「守城滿山紅」(中低海拔杜鵑的一種)

一進入【二格山】路徑,就遇到一棵盛開的杜鵑,這是「守城滿山紅」,今天遇到兩棵開花的「守城滿山紅」,靠近阿柔洋產業道路這棵「守城滿山紅」就非常高,我只能遠眺,根本拍不到花,一時無法確定這是什麼品種的杜鵑。



往「草湳」第一個叉路

這叉路是往「草湳」叉路,右邊叉路下去會到「草湳橋」,往左續行往【二格山】方向走。

「山月桃」(「小月桃」)






B-10、叉路11(「草湳」叉路),距離:5.8km、高度:552m。
往「草湳」第二個叉路


B-11、「綠豆湯鞍部」,距離:5.9km、高度:569m。
「綠豆湯鞍部」


C、〖二格山脈〗:(紅色路線)
綠豆湯鞍部、【二格山】、【南邦寮山】。
這次只走了〖二格山脈〗一半路程,過【二格山】、【南邦寮山】之後,就右切古道離開〖二格山脈〗。

C-1、叉路11(二格路叉路、紅色路段),距離:6.3km、高度:647m。
C-2、【二格山】,距離:6.5km、高度:660m。
C-3、【南邦寮山】,距離:7.7km、高度:582m。
C-4、叉路12(不知名古道叉路),距離:7.9km、高度:536m。


C-1、叉路11(二格路叉路、紅色路段),距離:6.3km、高度:647m。


「觀景台」叉路

往右續行往【二格山】





【二格山】觀景台




【二格山】基點叉路


【二格山】

C-2、【二格山】,距離:6.5km、高度:660m。
【二格山】基點








「守城滿山紅」

這款杜鵑叫做:「守城滿山紅」,又名「三葉杜鵑」、「馬禮士杜鵑」。分佈區域大約在台灣北部中部,生長海拔約200~1800m,算是中低海拔的杜鵑。
這次遇到兩棵盛開的「守城滿山紅」,一棵在阿柔洋產業道路往【二格山】的路徑上,一棵是【二格山】往【南邦寮山】路徑上(已經很接近【南邦寮山】)。
若不是盛開著,可能會認不出來這是杜鵑,一開始看到花,直覺是杜鵑,但不知道品種,中低海拔的原生杜鵑,我個人只認得「金毛杜鵑」和「紅星杜鵑」。
回來查資料才知道是「守城滿山紅」,第一次正式見面,請多指教。


「守城滿山紅」有五片花瓣,其中一片有明顯的紅色斑紋,這算是杜鵑明顯特徵,另外兩種中低海拔杜鵑,「馬銀花」、「西施花」花瓣也有斑紋,「西施花」是黃色斑紋,「馬銀花」斑紋比較稀疏。
看資料,「守城滿山紅」的花季是春天的三四月,花先開,再長葉子,能夠五月份看到的「守城滿山紅」,應該是花季末,零星剩餘的花,真是幸運,要不然應該會錯認識她的機會。


為何叫作「三葉杜鵑」?看到自己拍的這張葉子特寫,就明瞭原來是每一樹枝末梢的葉子是三片。
至於為何叫做「守城滿山紅」?聽說是在南投守城大山上發現的植株命名,也不是很確定這資料是否正確?
(查不到資料為何叫做「馬禮士杜鵑」)
這葉子模樣和一般見到的杜鵑非常不一樣,很光滑,飽含水分的翠綠,若不開花,只看葉子,實在不會聯想到杜鵑。


這張側面拍的葉子就比較明顯的「樹枝末梢三片葉子一組」的模樣。
聽說「守城滿山紅」葉子冬天會完全落葉成枯樹模樣,算是杜鵑當中少見的模式。


「守城滿山紅」雖然是灌木,但是樹形高度其實蠻高的,比一個人高不少,【南邦寮山】旁這棵剛好在下切稜線上,我才有機會拍到花。
像前面在阿柔洋產業道路附近路徑看到的「守城滿山紅」,大約兩層樓高,根本拍不到花朵模樣。



【南邦寮山】基點叉路(東邊)


C-3、【南邦寮山】,距離:7.7km、高度:582m。
【南邦寮山】基點





【南邦寮山】基點叉路(西邊)


C-4、叉路12(不知名古道叉路),距離:7.9km、高度:536m。
往「草湳」叉路

直行往「十六分山」、「二格山電信塔」

D、不知名古道下切草湳橋:(墨綠色+灰藍色路線)
不知名古道(墨綠色)這捷徑快速下切到草湳橋,在草湳橋公車站回到市區。

D-1、叉路13(墨綠色路段),距離:8.6km、高度:390m。
D-2、叉路14(指南路三段叉路、灰藍色路段),距離:9.1km、高度:342m。
D-3、「草湳橋公車站」,距離:9.4km、高度:316m。


D-1、叉路13(墨綠色路段),距離:8.6km、高度:390m。
「草湳」叉路

右邊往「草湳」,左邊往「二格山電信塔」「土地公廟」


下來反方向看,剛剛是從左邊階梯下來,右邊往「二格山電信塔」「土地公廟」,照片背後是「草湳」方向。

D-2、叉路14(指南路三段叉路、灰藍色路段),距離:9.1km、高度:342m。
D-3、「草湳橋公車站」,距離:9.4km、高度:316m。



備註

【雙葉蕨聚落分佈心得】



這次稜線路徑【猴山岳前峰】、【猴山岳】、【阿柔洋山】、【二格山】、【南邦寮山】大約9.4km,可以分成兩個稜線: 一段是【猴山岳】這段稜線,一段是【二格山】這段稜線,兩段稜線在「綠豆湯鞍部」交會。
【猴山岳】這段稜線是「西北-東南」走向, 【二格山】這段稜線「東北-西南」走向。
 很明顯的,「雙葉蕨」聚落在「西北-東南」走向的稜線分比較多。
「東北-西南」走向稜線還是會出現「雙葉蕨」聚落,但是數量少很多。
有個猜想,「西北-東南」走向稜線迎向東北季風。
把這次紀錄的「雙葉蕨」聚落照片位置鑲在軌跡上,第一個出現「雙葉蕨」位置是在 【猴山岳前峰】,第一段〖猴山岳稜線〗,在【猴山岳】之後,到草湳鞍部之間,「雙葉蕨」減少許多, 草湳鞍部之後,數量突然急劇增加。
「雙葉蕨」聚落數量最高峰是在500m無名山頭。

過了阿柔洋產業道路之後,往綠豆湯鞍部路上,一開始還有不少「雙葉蕨」聚落,但是在叉路10之前,就差不多減少到看不到。
第二段〖猴山岳稜線〗一直要到【二格山】才又出現「雙葉蕨」聚落,但是數量已經少了不少,而且在【南邦寮山】前一個小山頭就已經看不到「雙葉蕨」聚落。
【南邦寮山】到叉路12都看不到「雙葉蕨」聚落,叉路12~13這種直切等高線的路段,基本上在各處路段都是看不到「雙葉蕨」。

草湳鞍部和【阿柔洋山】之間這500m無名山頭是今天路程「雙葉蕨」聚落分佈最多的一段稜線。
細看「500m無名山頭」-【阿柔洋山】之間「雙葉蕨」聚落照片的分佈,這段短短幾百公尺稜線,是這次路程數量最大的一段稜線。

擴大範圍來看石碇、深坑、貓空、新店之間山脈稜線,並把「雙葉蕨」聚落照片鑲進軌跡,大致可以區分成三條:
一條是東北-西南方向的〖筆架連峰〗(藍色線),主要的山頭有:
(東北石碇老街)【西帽子岩】、【炙子頭山】、【筆架山】(西南綠豆湯鞍部)

一條是東北-西南方向的〖二格山脈〗(紅色線),主要的山頭有:
(東北綠豆湯鞍部)【二格山】、【南邦寮山】、【四面頭山】、【六分山】(西南新店)

一條是西北-東南方向的〖猴山岳山脈〗(綠色線),主要的山頭有:
(西北指南宮)【猴山岳前峰】、【猴山岳】(東南綠豆湯鞍部)

如同「路線說明」段落所言,這三條山脈稜線在貓空「綠豆湯鞍部」會合,這三條山脈都有「雙葉蕨」聚落分布。
東北-西南走向的〖筆架連峰〗、〖二格山脈〗路線雖長,但還是沒有西北-東南方向的〖猴山岳山脈〗「雙葉蕨」聚落分佈來的密集且數量多。
備註:遊記見:〖筆架連峰〗

這次的【猴山岳】、【二格山】觀察很開心推翻了之前的歸納:
1、阿柔洋山附近有一大片不輸於耳空龜山的雙葉蕨聚落。
2、有幾處稜線,左右兩邊的坡都有雙葉蕨。




留言

  1. 住木柵幾拾年只知道樟山寺指南宮政大後山外不知還有這好的登山地方😆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登山輔助手機APP(2020.11.29更新)

2018.01.27 【南勢角山】O型:〖圓通寺步道〗-彩蝶社區-〖烘爐地山步道〗-【南勢角山】

2015.05.02 小奇萊步道賞高山杜鵑續走黑水塘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