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8的文章

2018.03.18 〖一坑古道〗->【耳空龜山】(〖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耳空龜山步道〗)

圖片
第一張是〖一坑古道〗上一個小溪流腹地,第二張是【耳空龜山】基點附近大面積群聚的「雙扇蕨」。 菁桐這一帶過去有不少煤礦坑,一坑村是其中一個煤礦聚落,附近的五坑也是因應煤礦而興起的聚落。 (以「坑」為名的聚落,似乎都和煤礦有著關聯,像是暖暖那裡的「荖寮坑」,不知道五坑附近的「紙寮坑」是不是也是煤礦聚落?) 〖一坑古道〗是菁桐一坑村,沿著一坑溪上切到越嶺鞍部,非常短的一條古道,網路不太確定的資料是說,〖一坑古道〗是過去連接煤礦場的小路徑,而且〖一坑古道〗古徑是否有連接到鞍部,也是不太確定的。 原來的路線計畫是從〖一坑古道〗上切到鞍部,接到〖山腰古道〗往【耳空龜山】前進,然後再從【四分尾山】、【大尖山】下汐止。 不過,因為我們坐火車到菁桐,花了不少時間,11點才到一坑村,加上〖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路況需要慢行小心一點,所以到達【耳空龜山】已經是下午三四點,就臨時決定改從五坑回到106縣道,坐公車回到深坑。 〖 FB粉絲頁:好野遊 賞台灣 〗 從下面這張簡圖,可以看到這次〖一坑古道〗路線,和另外兩次路線〖菁桐古道〗、〖紙寮古道〗關係。 〖耳空龜山步道〗剛好是隔開汐止-菁桐的山脈稜線(細緻一點的說,【姜子寮山】、【耳空龜山】、【四分尾山】這幾條山脈合力隔開汐止-菁桐),〖淡蘭古道〗中路就是要越嶺【姜子寮山】、【耳空龜山】、【四分尾山】這一條山脈。 而〖菁桐古道〗、〖一坑古道〗、〖紙寮古道〗這三條古道都是上切〖耳空龜山步道〗這條稜線的溪谷路線: 〖菁桐古道〗沿著菁桐溪可以接上〖耳空龜山步道〗菁桐端起點, 而〖一坑古道〗則是沿著一坑溪,在末端的鞍部接到〖耳空龜山步道〗中間的【581峰】, 〖紙寮坑古道〗則是沿著紙寮溪到達〖耳空龜山步道〗末端(〖大尖山步道〗口)。 〖菁桐古道〗是以往〖淡蘭古道〗中路主要道路的一小段,或許也可以稱〖一坑古道〗、〖紙寮古道〗是〖淡蘭古道〗中路的小支線。 今天主要的山徑有四段: 〖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耳空龜山步道〗部分、往五坑〖不知名山徑〗,分屬四種不同風格: 1、〖一坑古道〗 〖一坑古道〗前半段是溪谷路,後半段過了【石底觀音山】叉路開始上切鞍部,前後兩段明顯地有乾溪床路,加上上切鞍部的陡峭段,今天主要遺跡都在〖一坑古道〗過了【石底觀音山】叉路的後半段。 2、〖山腰古道〗 〖山腰古道〗是今天